【聚乙烯蠟】潤滑劑在型材配方添加注意事項(三)
(7)加工助劑ACR和抗沖改性劑ACR作用的區(qū)別
抗沖改性劑ACR與加工助劑ACR都是丙烯酸酯聚合物,但因其配方比例和結構不同而性能大不相同。抗沖ACR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約占10-20%,而丙烯酸酯約占80-90%,是具有外硬內(nèi)軟的核-殼結構。殼層為PMMA聚合物,具有較高玻璃化溫度,防止共混過程中增韌劑粒子表面發(fā)粘而相互團聚,影響增韌效果。同時乳粒狀殼層與連續(xù)相的樹脂基體有一定相容性,在PVC/ACR界面處形成良好結合。殼核比例也是影響ACR增韌的一個重要因素,核組分聚丙烯酸丁酯含量低時,改性劑主要是由硬殼組分構成,使得銀紋引發(fā),支化及終止速率降低,不能獲得理想的增韌改性效果,另一方面核太大時硬殼又不能將其完全包裹,不能形成完整的核殼結構。破乳時由于部分裸露而容易發(fā)生團聚,不能完全分散到樹脂中,達不到理想的增韌目的。合適的核殼結構組成比例要視核層和殼層的單體組成而定。增韌劑用量一般為-8份。盡管改性劑ACR也有促進塑化作用,但主要功能是增韌。
而加工助劑雖然也由甲基丙烯酸甲脂、丙烯酸酯共聚而成,高分子聚合物或含有少量苯乙烯等其他成分。其中分子量多少是影響促進熔融的一個主要因素,分子量下降,促進塑化能力增加,融融時問縮短。但其分子量遠遠超過樹脂分子量,與減低樹脂粘度,改善流動性的其他添加劑,譬如增塑劑、潤滑劑有不同改性機理。純PVC或僅加穩(wěn)定劑與潤滑劑的PVC,在較寬溫度范圍內(nèi),和金屬摩擦系數(shù)較低,屬于滑壁樹脂,而聚乙烯、聚苯乙烯、聚甲基丙酸甲酯等,和金屬有較高的摩擦系數(shù),屬于粘璧樹脂。加入加工助劑的PVC僅在160℃左右溫度下即可成為粘璧樹脂,加工助劑和PVC粒子間相容性好,兩者相互粘合,在PVC粒子間傳送剪切應力,促進多重結構的破裂,達到均勻塑化,ACR也可在PVC中均與分散,提高熔體強度。僅用2份抗沖擊改性劑ACR取代加工助劑ACR,促進物料塑化效果作用不明顯。
聚乙烯蠟(賽諾)
賽諾新材,15年積淀,聚乙烯蠟品牌生產(chǎn)商,藍海股權機構掛牌上市企業(yè)。專注從事潤滑分散體系的研發(fā)生產(chǎn),包含聚乙烯蠟、氧化聚乙烯蠟、聚丙烯蠟、EBS、硬脂酸鋅等助劑的研發(fā)、生產(chǎn)、應用工作。咨詢熱線: 400-8788532。
咨詢熱線
400-8788532